芬兰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代表团访问天华学院 共商教育合作新篇章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3-24浏览次数:10

2025年3月19日,芬兰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Laure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代表团访问老版新葡萄8883国际官网,双方就未来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来访标志着两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芬兰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代表团由校长、芬兰教育评估中心(FINEEC)评估委员会主席Jouni Koski博士带队,成员包括国际事务部主管Mika J. Kortelainen博士、幼儿教育特别顾问Kati Rintakorpi博士以及国际事务部专家 Jenni Pohjola博士。天华学院常务副校长龚春蕾、副校长许岳、国际交流处处长胡雅楠、教育学院院长徐娟、教育学院副院长杨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云、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夏智源以及国际交流处教师陈笑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天华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胡雅楠主持。

(芬兰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校长代表团来访)

首先,天华学院常务副校长龚春蕾对远道而来的Dr. Jouni Koski校长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回顾了此前前往赫尔辛基参加芬兰讨论会以及访问芬兰校园时的经历。她提到,在芬兰考察期间,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的热情接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芬兰教育体系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其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令她深受启发。龚校长表示,此次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代表团的来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务副校长龚春蕾致欢迎辞)

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校长Jouni Koski博士对天华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国际事务部主管Mika J. Kortelainen博士详细介绍了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国际合作项目。他表示,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位于芬兰赫尔辛基,是芬兰最受欢迎的大学之一。该校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闻名,教师团队已发表了2000余篇高质量论文,展现了强大的学术实力。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实践与创新,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采用LbD(Learning by Developing)教学理念,强调通过项目和实践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该校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备受青睐。Mika J. Kortelainen博士强调,学校的理念不仅是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他们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具有竞争力,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受益。

(Mika J. Kortelainen博士做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介绍)

随后,天华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云介绍了天华学院的国际项目,特别是与北美、欧洲多所高校的合作成果。教育学院院长徐娟则详细介绍了天华学院教育学院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等专业的教学成果。她提到,天华学院在学前教育领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教师。

(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张云介绍天华学院国际项目)

(教育学院院长徐娟介绍教育学院)

紧接着,天华学院副校长许岳提出,双方在学生规模、教师数量上有着很多共通点。期待与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在教师访学以及学生交流交换展开深入合作。双方就未来合作的具体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围绕教师培训项目、学生交流计划以及联合研究项目等议题展开讨论。龚校长特别提出,不仅希望中国的学生能借此平台前往芬兰感受芬兰大学的校园课程以及校外实践,更邀请芬兰的大学生来到天华体验学习中国大学的日常。此外,双方还就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合作建议,期待通过资源共享,推动两校在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

(副校长许岳做交流)

此次访问不仅加深了两校之间的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双方一致同意在教师访学、学生交流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天华学院常务副校长龚春蕾表示,此次与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的合作将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多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校长Jouni Koski也表示,期待两校在未来能够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教育创新的新路径。

(双方合作洽谈)

代表团还先后参观了校园。学生代表带领代表团参观了旭华楼,康复实训室、心理综合实验室及正念减压室则由曾思良老师和费陆非老师分别介绍。代表团对天华学院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表示高度赞赏。

(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代表团参观康复实训室)

当天下午,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幼儿教育特别顾问Kati Rintakorpi博士为天华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学前教育的评估和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Kati博士结合芬兰学前教育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估和课程设计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她指出,评估不仅仅是衡量学习成果的工具,更是支持学习和发展的过程。Kati博士引用了爱因斯坦的名言:“并非所有可以计算的东西都有意义,也并非所有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计算”,强调了评估应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量化指标。

Kati博士还介绍了芬兰学前教育中的多专业团队合作模式,包括教师、社会教育学家、儿童看护员等不同角色的协同工作。她强调,幼儿园不是工厂,而是一个充满情感、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图书馆”,评估应注重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和成长环境。此外,Kati博士还分享了芬兰在课程开发中的经验,指出课程应服务于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的“路标”和“行为准则”。

在讲座中,Kati博士还探讨了21世纪技能的重要性,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她指出,未来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多元素养和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Kati博士的讲座引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Kati博士做《学前教育的评估和课程开发》的专题讲座)

此次访问在友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双方期待未来能够通过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供稿 | 国际交流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