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5日,北亚三双博士迎来在美国第二个学期的学习。新学期,北亚三双博士班老师们展现出了卓越的学术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继续深耕,包括: 学术资助写作、教育中的学习理论、社会公平正义及多样性、教育统计学、认知心理学、教师教育与发展、课程高阶研讨等多门课程。
(北亚博士班与各国同学共同学习课堂实录)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刻苦钻研,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多项课程活动。在EPS635社会公平正义及多样性课程中,陈笑老师比较了解中美两国学生的学术文化差异,并结合中国学生在美学习体验的反馈,向美国学生展示了中国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ECI761课程高阶研讨课程中,夏智源老师以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学校课程改革为主题,以文章为导入,与美国同学探讨中国的课程评价体系、文化沉浸、文化自信、艺术教育等话题;在EPS726教育统计课程中,张宁老师以1篇学术文章为例,分享了定量研究中调节中介研究方法的使用;在EPS609认知与情感课程中,叶彬恩老师分享了有关知识与认知:概念、概念变化和动机推理的见解;在ECI710学校教育背景课程中,闫婷老师以一篇文献为切入点,和大家共同探讨建构主义,技术接受模型(TAM), 研究方法等问题,并分享了中国学生使用数字媒体和平台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在TSM621学习的理论视角课程中,叶彬恩老师与张宁老师以信息加工视角如何解释思维和学习为题,与大家分享了在教学中这一学习理论的应用情况。
(北亚博士班与同学共同学习课堂实录)
(叶彬恩老师与同班同学分享学术见解)
除了学术上的孜孜以求,他们不忘初心,向国际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在BME545多元文化叙事研究课程中,曾昵老师进行了苏州地域文化对苏州本土家长和儿童文化身份认同的研究,着力用研究对象们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出苏州本土家长和儿童是如何通过苏州方言、古典园林来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在TSM621学习的理论视角课程中,曾昵老师和赵旋老师以文化心理学为切入点,分享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者的思维形成和学习方式的影响。在EPS609认知与情感课程中,谷玥姣老师向国际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书法与文字中体现的具身认知与情感,带领同学们用毛笔写书法,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谷玥姣老师在课堂与国际同学交流中国传统书法文化)
每逢佳节倍思亲,2月9日是春节,他们在中餐馆一起度过他们在弗拉格斯塔夫的第一个春节,饭后相聚在公寓,一起看春晚回放,以解思乡之情。
(北亚博士班老师春节小聚)
3月8日,一年一度的北亚教育学院Lapan博士论坛,来自天华的博士班老师们参加了此次会议。期间,国际交流处陈笑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学术中的实用工具,给在座的博士同学很多的帮助和启发,受到了一致欢迎;国际交流处的夏智源老师分享了研究设想,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赞赏,并收获了很多来自专家学者们的宝贵意见。博士班老师们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参与讨论,并与其他学者共同探讨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为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陈笑老师分享学术工具)
(夏智源老师分享研究设想)
(Lapan会议合影)
北亚三双博士班叶彬恩老师参与北亚教授的研究课题,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学术素养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展现了天华与北亚利桑那大学共同卓越的教育品质和学术氛围,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努力和探索。同时,国交处与学前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在美期间,一直关注在北亚的天华学子的情况,给予及时帮助及支持。
文 | 谷玥姣 图 | 谷玥姣 供稿 | 国际交流处